一、5S的起源 5S 起源与日本,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,刚开始只是强调工厂的整理、整顿,后来由于管理提升的需求,又增加了清扫、清洁、素养,形成了现在的5S活动体系。 由于5S活动对于工厂的安全、卫生、效率、品质、成本等方面有极强的改善力,是工厂管理的基础。因此,日资企业与国外企业进行技术合作,或在国外设厂时,首先必导入5S活动。今年来,欧美企业也不断地导入5S活动,5S活动是日本工厂开创的管理技术。如准时生产(JIT)、TQC等活动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一种。 二、 5S的内涵 (一)5S的基本理念 5S活动指的是整理(SEIRI)、整顿(SEITION)、清扫(SEISO)、清洁(SEIKETSU)、素养(SHITSUKE)这五个日文词汇的罗马拼音第一个字母均为“S”,故此称为5S。 (二)5S的释义 ⒈整理(Arrangement) ⑴语义:按照整治的原则,导正秩序。 ⑵5S的定义:区分“要”与“不要”物,并将不要物清除 。 ⑶活动的重点: ①确定出实施整理的范围; ②规划出不要的暂放区,明确要与不要的标准; ③通过教育训练让全员了解不要物的标准与整理的观念; ④决定实施整理的时间,并将整理用具提前备妥; ⑤明确每个成员负责的区域,依照标准及范围实施整理; ⑥定期不断地实施且定期巡回检查; ⑦整理后,应马上进行整顿的工作,二者是连续不可分的 ⒉整顿(Put in order) ⑴语义 :快速整理。 ⑵5S的定义:将必要的物品定位、定量放置好,便于拿取和放回,排除“寻找”的浪费。 ⑶活动的重点: ①必要品的分类; ②依使用频率决定放置位置与放置量; ③决定放置方式; ④放置区定位画线; ⑤决定每个放置区物品之责任管理者。 ⒊清扫(Cleaning) ⑴语义:打扫干净; ⑵5S的定义:彻底清理场所的垃圾、污垢、异物,使其干净及容易显现问题点,清扫即点检; ⑶活动的重点: ①规划清扫责任区域; ②管理者示范,树立样板; ③进行例行扫除,清除脏污; ④调查污染源及污染源发生对策; ⑤建立清扫基准,规范活动; ⒋清洁(Cleanliness) ⑴语义:不污染; ⑵5S的定义:重复地做好整理、整顿、清扫,形成制度化、规范化,包含伤害的对策及成果的维持; ⑶活动的重点: ①彻底实施前述3S,并将清扫阶段的问题点层别分类; ②针对问题点实施对策,并作成问题改善对策书; ③由专负责单位改善的问题点,现场人员一起参与学习讨论; ④制订各类标准书,尤其安全、品质方面的作业标准应优先制订。 ⒌素养(Discipline) ⑴语义:表现出应有的礼仪及态度端庄; ⑵5S的定义:遵守规定的事项,并养成习惯; ⑶活动的重点: ①不定期循环检查,确保各类作业标准彻底作业; ②整个5S活动成败的关键点: ●教育是否彻底; ●主管是否关心; ③全员对自己应做的事,应有能力自订计划表; |